欢迎访问长治市心呼吸环保除甲醛中心

24小时服务热线:18835616198

您的位置:首页 >>新闻中心 > 新房入住气味刺鼻应提高警惕

新房入住气味刺鼻应提高警惕

更新时间:2025-07-30人气:31
新房入住时若出现刺鼻气味,这往往是室内空气污染的强烈信号,尤其是甲醛、苯系物、TVOC(总挥发性有机物)等有害物质超标的直观表现。这些污染物不仅气味难闻,更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。以下从气味来源、健康风险、应急处理、长期治理四个方面,为你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应对指南:
 
一、刺鼻气味的常见来源
甲醛(无色有刺激性气味)
主要来源:人造板材(如密度板、颗粒板)、胶粘剂、涂料、壁纸、地毯等。
特点:甲醛释放周期长达3-15年,高温高湿环境下释放速度加快,气味会随浓度升高而增强。
苯系物(芳香气味,但高浓度时刺鼻)
主要来源:油漆、稀释剂、胶水、防水材料等。
特点:苯系物(如苯、甲苯、二甲苯)具有挥发性,短期接触可能引发头晕、恶心,长期暴露可能致癌。
TVOC(混合刺鼻气味)
主要来源:家具、窗帘、沙发、清洁剂、化妆品等。
特点:TVOC包含数百种有机物,气味复杂,可能伴随霉味、油味等,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。
氨气(强烈刺激性臭味)
主要来源:混凝土防冻剂、增白剂等(常见于北方冬季施工的房屋)。
特点:氨气易溶于水,对眼、鼻、喉黏膜有强烈刺激,可能引发咳嗽、流泪等症状。
二、刺鼻气味的健康风险
短期影响
眼睛刺痛、流泪、红肿;
鼻腔瘙痒、频繁打喷嚏;
喉咙干涩、疼痛、咳嗽;
头痛、头晕、乏力、恶心;
皮肤过敏(如红肿、瘙痒)。
长期影响
免疫力下降,易患感冒、流感;
呼吸系统疾病(如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);
神经系统损伤(如记忆力减退、失眠);
癌症风险增加(如甲醛致白血病、苯致鼻咽癌)。
特殊人群风险
儿童:呼吸系统未发育完全,甲醛浓度超标可能引发白血病;
孕妇:可能影响胎儿发育,增加流产、畸形风险;
老人:免疫力较弱,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或加重慢性病。
三、应急处理措施
立即撤离并通风
若气味刺鼻难忍,应暂时搬离新房,避免长时间暴露。
开窗通风时,可打开所有门窗形成对流,加速空气交换。若条件允许,使用工业风扇或排气扇辅助通风。
排查污染源
重点检查新家具(如衣柜、书柜)、新装修区域(如墙面、地面)、软装(如窗帘、地毯)等。
闻气味时避免直接贴近材料,可用湿布擦拭表面后闻是否有残留气味。
使用吸附产品临时缓解
活性炭:在衣柜、抽屉等密闭空间放置活性炭包,但需定期更换(通常1-2周更换一次)。
绿植:摆放吊兰、绿萝、常春藤等植物,虽吸附能力有限,但可辅助净化空气并缓解心理压力。
空气净化器:选择具备活性炭滤网+HEPA滤网的机型,24小时开启以持续过滤污染物。
避免使用化学掩盖剂
空气清新剂、香薰等只能掩盖气味,无法去除污染物,甚至可能因化学成分叠加加重污染。
四、长期治理方案
专业检测与治理
检测:委托CMA认证机构检测甲醛、苯系物、TVOC等指标,明确污染程度和来源。
治理:根据检测结果选择专业治理方法,如光触媒治理(需紫外线激活)、封闭剂治理(在污染源表面形成保护膜)、高温熏蒸(加速污染物释放)等。
持续通风与湿度控制
通风:保持每日定时开窗通风,夏季可结合“闷放法”(密闭房间4-6小时后开窗通风30分钟-1小时)加速污染物释放。
湿度: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,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%-60%之间,抑制霉菌和甲醛释放。
更换污染源材料
若检测发现某类材料(如劣质地板、密度板家具)污染严重,建议更换为环保等级更高的产品(如E0级板材、水性漆家具)。
定期清洁与维护
每周吸尘1次,每月用蒸汽清洁机高温消毒地毯、沙发等软装;
定期清洗窗帘、被褥,避免灰尘和污染物积累;
清洁空调滤网和抽油烟机滤网,防止二次污染。
五、预防措施
装修前选择环保材料
优先选择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材料(如E0级板材、低甲醛胶粘剂、水性漆);
避免过度装修,减少污染源叠加。
装修后空置足够时间
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,建议空置3-6个月以上再入住;
冬季或干燥地区可适当延长空置时间,或结合加湿器加速污染物释放。
入住前进行全面检测
即使空置时间足够,也需检测合格后再入住,避免因材料质量或施工问题导致污染。

电话咨询

咨询电话:
18835616198

返回顶部